教育部因《國語日報》未如期改選董事會,去年向台北地方法院聲請解除全體董事職務,並將指派臨時董事協助推動社務,台北地院認為《國語日報》並非是政府捐助法人,裁定教育部敗訴。台北地院的裁決是對教育部的當頭棒喝,值得國人喝彩。

有句廣告台詞說「腸道好人不老」,這次主題是談腸道健康問題。顧好腸道,不僅遠離可怕癌症,也能變漂亮喔!

這次是由翻白眼中醫陳峙嘉和高顏值腸道專家鄭語皓鄭語皓醫生!教你如何顧好自己的腸腸,遠離大腸癌,原來看便便、聞屁味也能知道自己的腸子是不是健康狀態?

《國語日報》不僅僅是一份報紙,更曾在推動國語普及化與語文教育貢獻良多,該報在不少縣市都開辦語文班,網羅作家擔任教師提供當地學子語文教學,個人幼時閱讀《國語日報》,成年後亦曾在《國語日報》語文班教學數年,對於教育部意圖將政治黑手伸向《國語日報》,不免格外氣憤。或許,《國語日報》早年在大陸創辦之初,確由政府出資,並且也曾取得公有的印刷機印報,具有官報性質;然而,依台北地院的調查,當年的《國語日報》在創刊未久即因故無法營運,社方因而出售廠房、遣散員工。1949年9月《國語日報》成立董事會,由時任台大校長的傅斯年出任首任董事長,社方既未借用政府房地,更未接受政府資助。大陸時期的《國語日報》應是官派性質,但後來因營運不善關門,「舊的」《國語日報》宣告不存,政府來台後《國語日報》雖再度發行,但已非官報,亦未接受政府的資助,「新的」《國語日報》當然就不是政府捐助的法人。譬如說,數年前,政府推動「公營事業民營化」政策,諸多政府斥資興辦的公營事業,包括公營行庫,均由民間接手經營變身民間企業與民營銀行,這些企業或行庫起初雖是政府出資,但後來既告民營化,即是屬於民間所有,如今若是企業出了問題,政府即主張那些企業或行庫是政府的,意圖收回,那就是蠻橫鴨霸、欺人太甚了,《國語日報》不就是如此?在「政治正確」盛行的今天,很多司法人裁判案件也都學會觀看風向,台北地院法官裁定《國語日報》案能夠高懸明鏡,這種「我心如秤,不能為人低昂」的可貴情操,真是值得國人致敬。《國語日報》的官司尚未定讞,奉勸教育部別再抗告,就此放手,免得落人政治黑手染指媒體的罵名。(作者為正修科技大學教授)(中國時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nc87eb62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