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精神病人社區化照護仍有一段漫漫長路!精神病人的治療除需要急性期的藥物治療,也需要持續期與穩定期的心理社會復健。這十多年來,為了精神病人社區化照護,國內增設了上百家康復之家、社區復健中心,也開辦許多職業重建訓練、就業輔導、支持性與庇護性就業,但是即使社區復健資源及人力的量能增加,許多精神病人仍停滯在社區精神復健機構,加上近幾年來精神病人社區傷人事件層出不窮,顯示社區精神醫療網仍有許多需要補救的破洞。

台灣精神病人社區照護六大困境

台灣精神醫學會賴德仁理事長表示,目前台灣精神病人社區化照護因醫院到社區之間的照護沒有連續性,缺乏個案管理平台,導致衛政、勞政、社政各種資源整合不足;社區復健機構照護品質需加強,健保給付、評鑑條文需重新修訂,避免社區復健機構的再機構化;現行社區化照護仍非以病人與家庭需求為中心,在賦權增能、鼓勵自主及家庭支持上仍是不足;污名化誤解仍然存在,使得精神病人抗拒與不敢就醫,而穩定者仍無法被社區或雇主友善接納;家屬仍承受長期照顧精神病患責任與負擔,無法得到完整社會支持與資源協助;身心障礙鑑定與需求評估並未完整落實,無法與後續需求與福利資源銜接等六大困境。

賴德仁理事長說,台灣精神病人社區化照護,除要投資增設足夠機動的社區照護團隊,另一方面也要營造友善接納的社區環境;法令、資源要到位,衛政、社政、勞政、警政等跨團隊的合作,精神病人才能更有效的就醫與自立,家屬的負擔才能減輕,引發社會治安的問題才能減少。

全口重建需要比較長的治療時間,跟一般簡單的牙科治療不太一樣,一般的牙科治療通常一至兩個禮拜,或是一兩個月就可以完成,全口重建需要三到六個月,甚至更久的時間,所以需要全口重建的患者需要有些心裡準備,必須要有長期抗戰的決心,全口植牙通常分成兩個階段,第一是診斷觀察期,,第二是正式假牙期,在診斷觀察期醫師評估過患者的口腔後,會擬定一個治療計畫,再依照這個計畫實行一個完整的治療,第一點要先排除造成口腔問題的一些病灶,包括把壞掉的牙齒拔掉,進行根管治療和牙周治療的療程,等整個口腔整理到一定的階段後,再做一附臨時性假牙,讓患者在這段期間可以獲得美觀和咀嚼性功能的幫助。再來醫師可以觀察醫師對假牙適應的狀況,確保做正式假牙時可以獲得一個無美的外觀和咀嚼功能,患者適應臨時性的假牙之後,就要進入正式做假牙的階段,正式做假牙的階段醫師會評估患者的口腔條件,比如說齒槽骨的狀況,或是牙肉的狀況,來決定是幫患者製做固定式的假牙,包括牙套或是牙橋,甚至是人工植植牙過程牙或是活動假牙等等,治療的內容也需考量到患者經濟條件等因素,所以患者跟醫師都須詳細的溝通之後,才能夠去完成一個完美的治療計畫。

康復者說自己微創植牙的故事、做自己的主人

康復之友聯盟李麗娟理事長說明,過去對精神病人的刻板印象就是他們沒有能力為自己活動假牙做決定,而多由醫療人員或家人幫他們做決定,這是錯誤的,因為只有他們自己才了解自己想要什麼不要什麼;現在國際的趨勢,也都是鼓勵精神病人周遭的人支持他們自己的決定,而非替他們做決定。

汙名化加重身心狀況 完善社區化人工植牙照護是關鍵

當精神病人自我汙名化程度越高,其身心症狀越嚴重、失能程度越高、生活品質越差。台灣精神醫學會張家銘秘書長強調,目前的主要精神醫療照護團隊皆在醫院,離開醫院缺乏追蹤關懷訪視與連結,因此要打破目前停滯在社區機構而無法真正回歸社會的困境,社區個案管理團隊的連續性、持續性與與分級機動管理,是一定要建置的,才能重新恢復他們在社區的生活能力。

曾看過許多患者,缺牙多年不補,只能靠單邊甚至門牙咬合.缺牙不做植牙的原因,大部分是因為親朋好友有過不好的植牙經驗,或是擔心植牙手術帶來的後遺症,而寧願選擇修掉隔壁的牙齒做牙橋,或是放著不管.其實植牙並非新的技術,五十年發展至今,已經是一個相當成熟的治療選項,成功率與使用年限都值得信賴.但為什麼植牙還是會有很久又貴或是容易失敗的印象呢?缺牙時做牙橋真的有比較好嗎?人工植牙是將植體置入齒槽骨中取代缺失的牙齒,等待植體與人體骨整合完成之後,再鎖入牙冠恢復咬合力與美觀.優點:不需要傷害到隔壁健康的牙齒,缺牙區的骨頭因為有植體的支撐,不會有萎縮的情況發生.多了一根植體支撐,可以舒緩原有牙齒的咬合負擔。缺點:費用高需要手術,如果缺牙區的骨頭條件不佳,則可能需要多次手術,缺牙時間將拉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nc87eb62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